转染技术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无论是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、推进细胞免疫治疗的创新,还是加速基因药物的研发,转染效率都直接影响科研的深度与临床转化的可行性。然而,研究人员长期面临“转染难题”:脂质体稳定性差,病毒载体存在生物安全风险,电穿孔易导致细胞损伤。尤其是在处理原代免疫细胞、神经元、癌细胞等珍贵样本时,高效且低毒的转染方法一直难以实现。
为解决这一瓶颈,西湖大学与西湖凝聚体团队联合开发出全球首款基于蛋白凝聚体(coacervate)的转染产品——ProteanFect®。该产品受细胞内相分离现象启发,摆脱了对病毒或化学方法的依赖,首次在多种难转染细胞中实现了高效率与低毒性的平衡。
ProteanFect® 不仅提升了实验工具的水准,更推动了科研方法的革新。凭借可靠的实验数据与用户反馈,它已从新兴技术发展为行业认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。其成果入选2024年美国血液学会(ASH)和2025年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(ASGCT)的口头报告,获得国际认可。该产品在免疫原代细胞、神经细胞、癌细胞等多种难转染细胞中表现稳定,使“转染如HEK293般简单”成为现实。
ProteanFect 通过细胞的内噬作用高效进入细胞,并在胞内快速释放核酸等生物分子,载体蛋白则通过自然代谢途径降解(见图1)。
广谱细胞适配,尤其擅长原代细胞转染
ProteanFect 可高效转染多种细胞类型,包括:
肿瘤细胞系:如 Jurkat、THP-1、Raji 等(更多类型可咨询);
原代细胞:无需病毒包装或电转,即可对原代T细胞、NK细胞、造血干细胞进行高效工程化改造(图2);
跨物种应用:已成功用于人、小鼠之外的大黄鱼、虾、鸡、猪、牛等多种物种的原代细胞。
组分极简,一管多能
仅使用一种内源蛋白,即可递送 mRNA、DNA、siRNA、蛋白质、RNP 等多种载荷;
支持过表达、敲低、敲除、敲入及多重共转染等多种实验需求。
高荷载,高表达
ProteanFect 凝聚体颗粒结构致密,可实现:
高荷载:在相同粒径下,其核酸载量显著高于脂质纳米颗粒(LNP)(图5);
高表达:支持大片段质粒(如15.7kb)及多种生物大分子共转,扩展了基因治疗与复杂调控的研究空间。
制备便捷,无需专用设备
转染流程极其简便:
将蛋白与核酸混合;
加入细胞;
常规孵育与检测。
无需等待、纯化或特殊设备,显著节省时间与成本。